投资基金与其他投资一样,首先必须投入资本。投资基金的资本投入就是要买到投资基金。投资者如何选择投资方式呢?投资者可以从一级市场的发行中购买,也可以从二级市场买入。
在一级市场上购买的基金是按基金单位的净资产值定价的,因此,众多投资者往往喜欢认购一级市场的基金。由于基金将大规模发行上市,所以,今后的一、二级市场中,基金的差价将会逐渐缩小,尤其是当开放式基金上市时没有发行和流通市场的差别,这样投资者就可以随时购入。申购封闭式基金的方式也将与新股的申购方式完全相同。
其实,在一级市场上没有购买到基金,并不是说就不能进行基金投资了。投资者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买到其他人抛卖的基金。但投资者一定要清楚,买入价与发行价之间的差额是被基金的卖出者拿走了,所以,投资者不能按自己的购入价格,结合基金每年的可能收益率计算自己将来的收益。
投资者买到了基金以后,往往还要面临着两大类投资方式的选择。
(1)对基金进行长期持有,一直到封闭期结束,每年参与基金的分红。这类投资方式的风险在于基金运作可能出现失误,基金的投资领域出现长期的低迷等情况下,会使投资者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投资者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应过于保守,应选择基金价格相对较低的时机,当基金价格涨得太高时,可以考虑卖掉基金,等到它的价格逐渐回归净资产值之后再次买进。这样投资者既可以获取基金投资收益,又可以从市场差价中获取额外的收入。
由于基金的价格波动没有固定的规律可循,所以,投资者还可以采取定期定额的买进方式。具体的做法是,每隔一段时间由银行根据投资者的委托从其账户中自动扣除固定数额的资金购入投资者预先选定的投资基金。这样,不论是基金价位较高时,还是基金价格较低时投资者都有一定的购入量,最后会使投资者购入的基金平均成本低于市场的平均成本。
(2)以炒作股票的方式来炒作基金。按这种方式投资基金时,需要投资者能正确把握买卖时机,而不能过分追求基金投资价值的分析和比较。然而,由于投资基金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投资品种,所以,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规模的不断扩大,炒作的难度会逐渐增大,而一旦被套住就很难保证解套获利。因此,投资者最好不要参与投资基金的炒作。
股市受战争、政治及一些意外因素影响很大,但这些因素对股市的影响是一时的。在和平时期,内在时机是占重要地位的。股市上有句谚语:“不要告诉我什么价位买,只要告诉我买卖的时机,就会赚大钱”。因此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选择买入时机是非常重要的。买入时机因投资时期长短、资金多少等因素有所不同,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1)当有坏消息如利空消息等传来时,由于投资者的心理作用,股价下跌得比消息本身还厉害时,是买进的良好时机。
(2)股市下跌一段时间后,长期处于低潮阶段,但已无太大下跌之势,而成交量突然增加时,是逢低买进的佳时。
(3)股市处于盘整阶段,不少股票均有明显的高档压力点及低档支撑点可寻求,在股价不能突破支撑线时购进,在压力线价位卖出,可赚短线之利。
(4)企业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扩大规模时,企业利润下降,同时项目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有问题发生,从而导致很多投资者对该股票兴趣减弱,股价下跌,这是购进这一股票的良好时机。
(5)资本密集型企业,采用了先进生产技术,生产率大大提高,从而利润大大提高的时候,是购买该上市股票的有效时机。
选择好的时机买进股票难,但在好的时机卖出股票更难,这与“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艰辛很相似。卖出股票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否则不仅不能赚钱,可能还无法脱手。以下几种情况是卖出的好时机:
(1)买进股票一周后,价格上涨了50%以上,此时出售,投资收益率远高于存款利率,应当机立断,该出手时就出手。
(2)长期上涨的行情,要适可而止,切莫贪心,赚一倍即出手。
(3)突然涨价的股票,并且涨幅较大,应立即脱手。在这种情况下,股价很可能受大户操纵,若不及时出售,一旦大户抛售完手中股票就将悔之晚矣,再想卖出就困难了。
(4)股价上涨后,行情平稳之际宜卖出股票;成交量由增转减时,宜卖出股票。
(5)视具体情况而定,对各种不同类型的股票加以灵活对待。
对于持续稳健上升的优质股,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卖出股票:在过去一年中股份企业中无人增购本企业股份;企业利润增长率与销售利润率明显下降,靠削减开支维持盈利,且企业目前又没有开发出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
对于发展缓慢型股票,出现以下情况,应出售股票:企业连续两年销售不景气,产品库存量大,资金周转缓慢,兼并亏损企业而使自身资金长期被占用,并在短期内无法使兼并企业扭亏为盈;股价上涨30%以上或在大户操纵下股价上涨10%以上。
对于复苏上涨型股票,当其发行企业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发展型企业、人们纷纷购买股票时,是卖出的好时机。
我来帮TA回答